如何加強學術道德建設?
首先,要加強師生輿論的監督作用,努力營造有利于加強學術道德建設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媒體、網絡和學術團體的作用,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和形式,在研究生中形成以遵守學術道德為榮、以違反學術道德為恥的良好氛圍。 其次,建立大學生學術道德失范行為的監察制度,加強警示作用,形成良好的監督制度的政策導向,定期對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進行自查自糾,包括及時妥善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認真受理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舉報。
如何預防學術不端行為?
這一對學術不端行為的預防處理辦法,明確了六類學術不端情形,包括剽竊、抄襲、侵占他人學術成果,篡改他人研究成果,偽造數據或捏造事實,不當署名,提供虛假學術信息,買賣或代寫論文等。 一旦被認定為構成學術不端行為,甚至可能面臨開除、依法撤銷學位等處理方式。
研究生的學術道德建設與整個學術界的道德建設互為前提和條件是什么?
研究生的學術道德建設與整個學術界的道德建設互為前提和條件,其的目的在于培養具有強烈的道德自覺性、充分了解相關學術規范并具有道德行為能力的學術新生力量,并帶動整個學術界的道德建設改革,從而為推動一個良性循環、可持性發展的學術生態圈的建立提供充足的道德氧氣
什么是學術道德?
當前,學術活動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高校是開展學術活動的有生力量,作為高校學術活動主力軍的高校教師,其職業道德組成部分之一的學術道德是指其在從事學術研究活動的整個過程及結果中,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時,所應遵循的行為準則和規范的總和。 學術道德是治學的起碼要求,是學者的學術良心,其實施和維系主要依靠學者的良心及學術共同體內的道德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