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編輯部遇到一些情況:有兩篇在審稿件在內容主體上是相同的,僅部分內容有區別,但作者堅持認為創新點不同,是兩篇不同的文章;有一篇待發表論文源自一篇碩士論文,但碩士論文的撰寫者并沒有在該篇論文作者行列;還有一篇已發表論文,被CNKI認定為重復發表,但作者堅持認為不是重復發表……這令我們意識到,很多作者對于學術不端行為和學術不端論文的認識不夠全面準確,可能沒有認識到——學術不端其實離我們并不遠。 1 、學術不端行為
學術不端行為是指在科學研究過程中,違背科學精神和科研誠信原則、違反學術道德規范的行為。在本刊編輯部工作實踐過程中所發現的學術不端行為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剽竊(抄襲)內容
主要指:過度或大量無修改地引用他人著作權文獻的原文表述,即整體(大量)抄襲;直接將自己或他人著作權文獻的論點、觀點、結論、數據、圖表、研究方法和文字表述等,不加引注或說明即用于自己的論文,以自己的名義再次發表。 (1)有人認為,只要加了引注或說明,就可以直接照抄他人成果;有人認為,對他人成果進行文字表述改換,即使不加引注和說明也不算剽竊;有人認為,所抄襲內容不是核心內容,不算剽竊。這些認識都是錯誤的。
(2)有人認為,論文引用的內容,是第一作者已發表的論文,或是第一作者畢業論文中的內容,即使沒有加引注或說明,也不算剽竊。其實,這是自我剽竊行為。 (3)有人認為,論文中的相關內容來自他人的未發表成果,比如學術會議上的報告,網絡上發布的文章、隨筆等,這些不算剽竊(抄襲),也無須征求作者同意。其實,這仍然是剽竊行為。
偽造、篡改數據和事實 主要指:沒有實驗數據和實測數據,編造數據和事實;將別人成果中的數據、事實隨意篡改,使其失去真實性。其中數據造假最為常見,形式包括:去掉不利的數據,只保留有利的數據;添加有利的數據;夸大實驗重復次數;夸大實驗對象數量;對數據關系圖表進行造假。
(1)有作者提出,由于沒有實驗設備,無法產生數據,也無法從相關文獻中獲取可用數據進行實驗驗證,只能根據理論研究成果,推導并設定數據,并以此數據作為支撐。這是典型的數據造假。 (2)有作者提出,針對論文的內容,進行了實驗,但實驗獲得的數據不完整或不能完全支持研究結論,故人為進行了少量數據的添加和修改,數據僅僅是部分不準確,不是完全造假。這種認識也是錯誤的,這種行為仍然屬于數據造假。
(3)使用圖、表來表示數據關系,已成為很多作者表述實驗數據及其結論的重要形式。很多論文的圖不是由實驗數據生成,而是使用制圖軟件繪制而成。雖然在形式上不易看出數據造假,但其本質上,仍然是數據造假。不當署名
主要指:作者署名及其排序,與他們對論文的實際貢獻不符,包括未征得作者同意就署名、貢獻小的作者排名在前、遺漏做出實質性貢獻的作者、掛名沒有做出實質性貢獻的人等。 (1)有作者提出,論文作者可以有兩個第一作者和兩個通信作者。在理論上確實存在兩名作者對論文的貢獻相同的情況,但實際中很罕見,兩名通信作者的情況就更加不合理。這兩種情況一般都會被認定為不當署名。
(2)有作者認為,除第一作者,其他作者不需要為論文負責,這種認識是錯誤的。論文署名等同于確認每一位署名作者都對論文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同時也等同于確認如果論文被確定為不端文獻,則所有的署名作者都將承擔責任。 2 、學術不端論文
學術不端論文指存在學術不端行為的論文。在具體實踐中,確定論文是否存在學術不端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基于內容查重的學術不端檢測,基于同行檢舉的學術不端監督。 基于內容查重的學術不端檢測
目前,中文科技期刊主要使用CNKI的學術不端檢測系統或萬方學術不端檢測系統。如果與已發表論文重復率超過40%,則認為存在嚴重學術不端。具體分四類: (1)抄襲。作者特別是第一作者不同,屬過度引用,剽竊他人成果。
(2)一稿多投。同一篇論文或只有微小差別的多篇論文,投給多個期刊,或在約定或法定期限內再轉投其他期刊。 (3)重復發表。未做恰當說明,在論文中大量重復自己已經發表或發布的論著中的內容。
(4)拆分發表。將本可以一次發表的實質上基于同一主題、數據、資料的研究結果,拆分成若干可發表的單元,作為多篇論文發表。 基于同行檢舉的學術不端監督
很多論文僅通過學術不端檢測系統無法確定其學術不端性,此時同行專家學者的檢舉,則成為一種有效的補充方式。這種方式對于發現那些非常隱蔽的但性質更加惡劣的偽造、篡改類型的學術不端論文,是一種很好的監督機制。經同行專家檢舉并確認的學術不端問題,一般直接定性為嚴重學術不端,即使查重率低于40%。 對學術不端論文的處置
對于已發表的學術不端論文,國內期刊界通行的處置方式和流程為: (1)作者申訴:通報作者,接受作者申訴;
(2)專家再審議:組織同行專家進行再次評議,確定是否存在學術不端問題并確定其性質; (3)撤稿:對于經CNKI和萬方查重發現,或經同行專家檢舉發現的嚴重學術不端論文,一經確認將立即撤稿并通知相關數據庫撤稿;
(4)通報并公告:對于存在抄襲、數據造假、篡改事實等性質極端惡劣的學術不端論文,除撤稿外,還將通報作者單位并進行全網公告。3 、編輯部寄語
本刊判定標準和處置方式 對于尚處在審稿階段或已錄用待發表階段的論文,如發現查重率超過20%,或有專家指出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則認為該論文存在學術不端問題:
(1)如果僅僅是文字抄襲,將要求作者修改,直至查重率低于20%; (2)如果是一稿多投、重復發表、拆分發表,或者存在造假行為,則退稿。
對于本刊已發表論文,如果被CNKI查出存在嚴重學術不端,或被同行專家學者檢舉存在學術不端,將進行如下處理: (1)如果是一稿多投、重復發表或拆分發表,則從本刊網站撤稿,并通知EI、CNKI等數據庫一并撤稿;
(2)如果為剽竊(抄襲)他人成果,或存在造假行為,則除從本刊網站撤稿并通知EI、CNKI等數據庫一并撤稿外,還將通報作者單位并全網公告; (3)不再接收此論文署名的所有作者的投稿。
各位作者務必謹記 對于文獻內容的引用:最好使用自己的語言凝練被引成果,并加引注或說明;如果必須引用原文,請加引號表示直接引用,同時加引注或說明;切忌過度引用已發表成果的有關內容(即大量原文照抄);對于未公開發表內容的引用,要征求原作者的同意,同時還須說明并注明出處。
論文研究結論應當建立在確鑿的實驗、試驗、觀察或調查數據的基礎上,論文中的數據必須真實可靠。論文數據造假或捏造事實一經確認,即為嚴重學術不端論文,并定性為極端惡劣的學術不端行為。 論文署名蘊含作者對論文的貢獻,同時也蘊含作者所必須承擔的責任。作者署名必須征求所有作者同意,必須要依據貢獻大小排名,既不要遺漏,更不要隨意給其他無關人員掛名。
一篇論文只投一家期刊,只有被退稿后才可投其他期刊,切忌一稿多投、重復發表和拆分發表。 切忌剽竊(抄襲)、偽造數據、捏造事實,如經核實,將被定性為性質極為惡劣的嚴重學術不端文獻,對于此類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理將極為嚴格。
良好的學術聲譽是您在學術界立足的根本,而學術不端行為將可能徹底擊毀您的學術聲譽,并對您的學術事業產生致命打擊。 4 、結語
科學研究本質就是追求真理,求真務實本應是每一名科研工作者的最基本素質。如果缺乏科學精神和嚴謹的科研作風,學術不端就很可能在您的身上發生。學術不端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它會敗壞學術聲譽,引發不正當學術競爭,造成學術價值觀混亂,最終阻礙科學發展,損害公眾利益。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維護學術規范,堅守學術道德底線,堅決杜絕學術不端。 ?以上就是關于“學術不端,離您有多遠?”了,想了解更多怎樣查重論文的知識,請持續關注學術不端論文查重網,學術小編會為大家收集更多的學術論文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