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在剛接觸論文檢測的時候,對于聽說有個可以對自己文章的抄襲可以進行評分的時候,估計很多人都覺得是個很不好的結果,不過對于檢測系統的真正目的,很多人也許只是單方面的去考慮,或者以不好的角度去看待。
目前各高校使用的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大都是清華大學做的,這款軟件已經試用好多年,現在比較成熟了,所以才開始正式使用。以前只能對比重復率,現在還可以區別引證。引進這個軟件,主要是為了端正學風。軟件數據庫收錄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所有公開發表的論文,它可以告訴學生,如果再抄襲,是很容易被發現的,這個對很多人來說是壓力,但卻可以有效減少論文抄襲現象。
此系統開始是在各高校內部使用,現在是強制所有研究生論文接受檢測。通過嚴格把關,防止不端行為對學校和個人產生不好的影響。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下,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還是有其積極作用的。但系統本身也存在漏洞,還需要不斷地完善。特別是像文科類的討論問題舉例、案例討論,引用的就較多,但檢測仍會將其認為是抄襲,理工科的就會好一點。
軟件的作用畢竟有限。僅靠論文檢測軟件能杜絕論文抄襲,能有助于論文質量提高嗎?恐怕很難。我曾聽學生說,有人干脆交一個與自己畢業論文風馬牛不相及的電子版本用于通過反抄襲檢測,但實際答辯的是另一篇論文。另外,如果學生抄襲他人未發表的作品,抄襲他人小范圍交流的內部文稿,都是難以檢測出來的。
此外,目前高校使用的“反抄襲”系統的硬傷還在于只能很膚淺地檢測論文里有沒有重復的部分,對于觀點上的抄襲就無能為力了。作為指導教師,只有盡職給學生看論文,才能減少抄襲現象的發生。
所以,“反抄襲”只是一種手段。如果由此種好的機制漸漸形成一種良好的風氣,讓學生們受到警示不再去抄襲論文,這才是開展“論文查重”最大的意義。
?以上就是關于“學術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的目的是什么?”了,想了解更多怎樣查重論文的知識,請持續關注學術不端論文查重網,學術小編會為大家收集更多的學術論文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