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學術研究和論文發表來說,最基本的學術道德操守是要堅持原創、通過學術論文抄襲檢測。盜用別人的作品、也就是剽竊或者部分抄襲,對學術都是不尊重的。
在撰寫論點的準備階段,作者確定主題后,一般都要閱讀大量和主題有關的文獻,然后挑選出能夠切合論點的內容進行整理,把文獻題名和作者等信息盡量詳細系統列出。因此,在選擇文獻的時候也要堅持5個原則:
1.要選擇和論文論點切合、能夠成為論文的論據的文獻。
2.要能夠提供明確觀點或者詳細分析、有依有據的文獻。
3.要已經正式在期刊等發表、最好是知名度比較高的文獻。
4.盡量選擇最新的文獻材料,里面有最前沿的學術發展信息,適當選擇早期的文獻作為補充。同時使用論文抄襲檢測系統進行論文抄襲檢測。
5.引用文獻不分國內外,只要是能夠對論文起到豐富作用的、能夠成為論據的,符合著作權法的,都可以使用,但是一定要標明來源。
文獻引用不當常常會導致出現許多問題。
1.引用的文獻過舊。引用的文獻過舊,讓人覺得論文缺乏創新,也對。審閱者看到這樣的論文,第一感覺就是“毫無新意”,論文的價值自然大打折扣了。
2.引用的符號不當。引用的論文,使用符號不當,不但會讓讀者以為是這篇作品的原創,而且也由于此,嚴重涉嫌了抄襲。引用符號不當,或者沒有添加引用符號,就等于作者直接撰寫的原創內容。作為一個論文撰寫者,必須明白這點。
3.引用的信息不齊全。引用的論文,原文作者等信息必須齊全。否則閱讀的時候,根本就找不到引文原文。這種情況,即使論文抄襲檢測系統難以確定該內容是抄襲,在抽檢的時候仍然會被發現,甚至在發表之后被判定為“抄襲”。
以上就是關于“論文在引用文獻時需注意5個原則”了,想了解更多怎樣查重論文的知識,請持續關注學術不端論文查重網,學術小編會為大家收集更多的學術論文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