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行論文的重復率檢測后,如果論文重復率不合格就需要立刻修改了。但是很多本科畢業生并不知道怎么修改才能降低論文的重復率。
一部分學生在修改后,論文重復率反而上升了。如果有這樣的情況,應該怎么處理?下面我將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到底是為什么。
1、重復部分太多。
很多同學在自己的論文字數超過學校要求但是論文重復率又不及格的時候,首先選擇的就是刪除大篇幅紅色部分。很多學生如果直接刪除重復內容,論文的重復字數減少的同時,相應的論文總字數就會減少。
只做刪減的話論文重復率降得不是特別明顯,如果修改得不好還有可能造成論文重復率增加。比如學校要求論文字數10000字,你論文字數為14000,重復率為60%,此時的論文重復字數為8400字,刪4000重復字數,最后論文字數保持一萬時論文重復率為44%,論文重復率只下降了16%。
2、對于論文降重方法的錯誤使用。
很多同學以為論文降重只要是將十三個字符間隔開就可以保證不重復,然后就在自己大段的重復內容中不對重復內容做刪減,只加幾個字。這種方法是大錯特錯的,不要忘記學術還有一個算法叫做模糊算法,就是你只修改幾個字還是很容易被檢測出來,并且加的幾個字也會判定為重復內容的一部分,增加論文的重復率?! ?/p>
3、論文比對庫在不斷更新。
論文的修改是一個簡單而又復雜的過程,說復雜但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又比較容易的一件事,論文查重檢測系統有著自己嚴格的算法,而且每個檢測系統都不可能涵蓋所有的數據。
? ?這就使得系統數據庫是不斷在更新的,使得每次用戶修改后的論文相似性會有所波動,有可能第一次沒有檢測出來的地方,再次檢測的時候卻查出來重復,這主要就是由于論文檢測系統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了更新的緣故。
?以上就是關于“為什么論文修改降重完重復率更高了?”了,想了解更多怎樣查重論文的知識,請持續關注學術不端論文查重網,學術小編會為大家收集更多的學術論文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