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都知道大學畢業論文的重復率檢測通常是以中國學術查重系統為標準的,而學術論文查重肯定有自己的查重原理和檢測規則,這其中是有規律可循的。
無論是本科論文還是碩士論文,學術論文查重系統的原理和規則都是一樣的,只不過使用不同的學術子系統的檢測范圍在不斷變化。如果論文查重結果不符合要求,可能就會因為掌握不到學術論文修改的正確方法而耽誤修改論文的時間。降低論文重復率就像一場戰爭,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那么學術論文查重的注意事項都有什么?
1、學術檢測系統會自動識別出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不參與正文檢測。
在學術論文查重報告中,被識別出來的參考文獻、目錄、原創性聲明等部分是不會被查重的,在論文查重報告中顯示為灰色。當然這只是在參考文獻的格式完全正確和規范的情況下,才會自動被識別并排除在總文字復制比之外。否則參考文獻會當成正文來進行檢測導致參考文獻全部標紅,總文字復制比增高!
2、學術查重是連續13字符相似就會判為重復,13字符就相當于6-7個中文漢字。
有的同學會問為什么我某個段的開頭就有3個字也被標紅,算入總文字復制比中了呢。這肯定是因為這一段開頭三個字和上一段的末尾組成的連續13字符,同理末尾標紅重復也是一樣。
3、學術查重是有閥值的。
沒有經過修改的同一篇論文前后兩個的論文查重結果可能會出現偏差。這種偏差較小,一般都會在1%以內。另外學術數據庫是動態更新模式,學術數據庫在不斷地收錄新的內容。一般來說學術重復率只要不超過5%學術就會放過該部分內容,會將該部分內容判定為原創。
以上就是關于“【查重知識】在學術論文查重需要注意什么?”了,想了解更多怎樣查重論文的知識,請持續關注學術不端論文查重網,學術小編會為大家收集更多的學術論文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