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方法來降低論文重復率?這篇文章的理解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泛性理解包括對寫作過程中各個環節的修改;狹義理解則指完成草稿后的加工修改。
無論是狹義理解還是廣義理解,論文修改的內容和范圍一般包括:觀點包含主題的修改,材料的使用修改,結構的修改,語言的修改,等等,下面論文查重小編分別談談各種修改的范圍和要求。
一、改變思想觀點。寫作的主要目的是表達自己的思想,宣傳自己的主張,如果自己的理解不深,甚至有錯誤,就不能使別人受到教益,甚至給別人帶來不良影響。
論文論據是文章的主干,如果認識淺薄,見多識廣,要想把文章的材料、結構等整理好,也很難。因此,修改論文,首先要考慮其主題和觀點是否正確,認識是否深刻,文章是否有新意。
二、是要從全局出發,立足于全文,考察文章的中心論點是否正確、集中、鮮明、深刻,是否有新意,題目是否符合,幾個從句是否與中心論點一致,某些從句是否全面、準確。
對中心論點把握不準,不能揭示出最典型、最具有實質意義的思想和規律,或出現某些錯誤和偏差,就要進行“大手術”,進行大的改寫,甚至重寫;對文章中的觀點滯后于形勢發展,缺乏新意,要重新構思和概括,或改變論證角度,進一步挖掘和完善。
三、是對文章中出現的主觀臆斷、片面性和空洞性,要進行補充性的修改,使偏頗的修改中肯,片面的修改全面,模糊的修改鮮明,粗淺的修改深刻,松散的修改集中,錯位的修改得當,陳舊的修改新穎,立意過低的修改深刻。
四、是修改論文題目。文章的題目是文章的“眼”,如果題目短,精,強,鮮明,可以傳神,使人看了感興趣。
因此,對初稿題目的斟酌、修改和修改,十分重要。文章寫作時,文章和題目是相互影響和作用的。文章要切題,要配文,如文章不對題,題目過長或太籠統,都必須修改,使題目能概括地表達文章的中心論點和討論范圍,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修改材料,主要指論文所引用的材料的增刪或調整;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它是論證觀點的依據,是論證論證的依據。
因此,對選材的基本要求是:
一是必要,即選材要有說服力;二是真實,即所用材料要符合實際、準確可靠;三是適當,即材料引用要適當,不多不少,恰到好處。
修訂論文時,要看所引用的材料是否確鑿有力,是否有出處,是否能相互配合說明論點,是否充分發揮論證的作用,是否符合邏輯,是否具有說服力。我們應該補上不足之處,補上空洞、陳舊、乏味的東西,補上虛偽、與主題無關的東西。
以上就是關于“學霸都用什么方法來降低論文重復率?”了,想了解更多怎樣查重論文的知識,請持續關注學術不端論文查重網,學術小編會為大家收集更多的學術論文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