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因為翟天臨學術門事件,讓許多網友知道了學術查重這項功能,之后又有許多人的論文被查出有抄襲嫌疑,而且現在一把名人和論文放到一起,就有網友喊著要去學術查查。
但是對于大學生,尤其是大四畢業生來說,學術查重是一項和大家緊密相關的功能,直接關系到自己的論文能不能通過,甚至關系到能不能畢業,能不能拿到畢業證、學位證。
寫一篇論文,引用他人的東西是很正常的。能夠反映出作者的綜合能力強,說明作者已經在此之前閱讀了大量的資料,這就是一個學習總結的過程。同時,我們也需要引用他人的理論以及研究資料來支持我們的論點。
那么,是不是我們只要適量引用,其他部分都自己一字一句的寫,就能保證論文順利通過論文檢測呢?
答案是:NO!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論文查重到底是怎樣一項功能。
論文查重是一種為了應對論文(包括學位論文、學術論文、發表論文、職稱論文以及科研成果和學生作文)的學術不端行為(包括抄襲、剽竊、偽造、篡改、不當署名、一稿多投等行為)而推出的計算機軟件檢測系統。
將論文上傳到論文檢測系統(絕大部分高校用的是中國學術學術不端論文檢測系統)后,文章就會與中國學術所收錄的期刊文章、報紙文章、本、碩、博論文庫等庫存內容進行比對。全文比對結束后,會出現一個百分比,就是你的文章抄襲別人內容占你整篇文章的百分比。這個百分比如果超過本校的規定指標(指標是各個學校自己定的,一般5%-30%,具體的指標學校會提前通知的),如超標,就會被推遲答辯和取消授予學位資格。
需要注意的是,學術論文查重系統是以“章”為基本單元的。比如“封面”、“摘要”、“緒論”都會作為單獨的一章,每一章出一個論文檢測結果,標明重復率。每一章有單獨的重復率,全文還有一個總的重復率。有的學校在規定論文是否通過查重時,不僅要求全文重復率不能超過多少,還對每章重復率也有要求。
學術查重系統是以“連續13個字與別的文章重復”做為判斷依據的,所以如果你的論文當中的任何一句與別的文章任意連續13個字相同,那么學術查重系統就會標注出來。
回到我們剛才的問題,即使我們在允許范圍內適量引用,其他部分我們自己一字一句寫,也是有可能無法通過論文檢測的,尤其是學校規定指標較低的情況下。
因為我們剛才說了,論文會與中國學術所收錄的期刊文章、報紙文章、本、碩、博論文庫等庫存內容進行比對,這個數據庫是每天更新的,功能和內容也越來越強大。
而我們在大學學習過程中,有很多知識已經是成為常識,或者在專業范圍內是公認的內容,比如“在大約50至60億年之后,太陽內部的氫元素幾乎會全部消耗盡”,這句話是專業常識,肯定不是抄襲,但是這些經典的句段,已經有無數的人引用過了,也已經被無數的人通過各種改寫的方式引用到論文中去了,所以也可能會被系統誤判,仍有被標紅的可能性。
所以,論文查重是必需的。
因為論文檢測系統一直在不斷更新,所以很多老掉牙的方法已經不能用了。下面我們就和大家說一下在論文寫作和論文修改過程中怎樣來降低查重率。聲明一下,我們不是要教大家作弊,而是不讓檢測系統誤解罷了,希望同學們能認真寫論文,忠實于科學!
論文修改基本原則:13字原則
既然檢測系統是連續13個字重復判定雷同,那么我們就避免連續相同的十三個字,這是最基本的方法和原則。我們后面講的每一個方法都是以這個為原則的。
方法一:無腦啰嗦法
最早這個方法確實很好用,可以通過在句子中加助詞副詞等,最著名的就是加“的”法。
但是,你的論文有一處超過了十三個的重復,那么學術查重的數據庫就會對這個地方進行模糊的搜索,如果你修改的論文的時候只是進行簡單的加“的”、“在……時”、“但是”這些詞語,那么學術論文查重系統還是有可能檢測出來重復的。
方法二:綜合改寫法
改詞、換句、改變描述方式(變原句為倒裝句、被動句、主動句等)、打亂段落順序、刪除關鍵詞匯、關鍵句等。實踐證明,使用以上方法結合,可有效降低復制比,保證順利通過。
用同義詞替代,比如:損壞=破壞;渠道=途徑;原理=基本思路;不可見=隱藏;優點尤其突出=優勢盡顯無疑
改變主被動語態,比如:數字水印為多媒體數據文件在認證、防偽、防篡改、保障數據安全和完整性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手段。=在多媒體制品的認證、防偽、防修改和傳送安全以及完整性保障方面,可以采用數字水印的檢測作為有力的檢測手段。
方法三:外文翻譯法
之前引用外文可謂是最能降低重復率的方法了,因為以前的系統還無法跨語言的檢測,所以翻譯過來的文字是測不出來的,但是現在學術已經有了跨語言、多語種檢測功能,所以這個方法要結合綜合改寫法進行,雖然翻譯軟件特別智能,但是不要直接復制翻譯軟件翻譯的內容,自己還需要再進行適當的改寫。
方法四:輪回翻譯法
所謂“輪回翻譯法”,就是找一篇現成的論文,把論文的每一段都用軟件翻譯成英文,然后將翻譯好的英文用軟件再翻譯全部轉回中文。猛地看上去,跟原文差不多;可是仔細一看,其實每句話都不一樣!只要自己再把少量的語病改一改,就大功告成了。
之前還有“表格法”“圖片法”“教材法”“公式法”,現在都被厲(ke)害(wu)的檢測系統攻克了,當然也不是不能用,只是不能像以前那樣明目張膽,拿來就用了,還是需要大家進行改寫。
還要注意的一點是,論文檢測指出的復制文章題目感覺好像都是自己沒見過的文章,這很正常,都是相互引用造成的,比如您引用了魯迅的話,很多人也引用了,那給出的復制來源文章題目就會有很多沒見過的。建議不要問為何這么多相似文獻,改掉相似的句子是關鍵。
有的朋友認為學校要求是30%,自己檢測結果是29%,自認為肯定能過學校那一關,一字不改了。錯!!要改,因為系統日更新,可能會有新內容會對比出來呢?建議接近學校規定值的朋友一定認真修改, 抄襲率不高的也改下,檢測的目的是修改嘛。
建議:一般高校用的都是學術檢測,考慮學術檢測價格較高,可以先用萬方或paperpass系統做前期修改,最后在用學術檢測做最終定稿。切記:學校用什么檢測系統您就用什么檢測系統定稿。
以上就是關于“如何降低畢業論文查重率?”了,想了解更多怎樣查重論文的知識,請持續關注學術不端論文查重網,學術小編會為大家收集更多的學術論文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