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使用學術課程作業管理系統的時候不知道是如何使用的,由于這個作業管理系統其實很少學生使用過,為此如果學生不了解學術課程作業管理系統的操作流程,那是會有很大的影響的,所以接下來小編來為學生介紹一下這個作業管理系統是如何使用的吧。
一、學術課程作業管理系統介紹
1.檢測對象:有效選課的本科生
2.檢測范圍:小論文、調研報告等
3.檢測功能:
系統提供課程創建、作業布置、作業提交和檢測、在線審閱、打分及信息統計等功能模塊,支持按實際課程創建作業集,可選個人和小組作業不同形式,實現課程作業全過程管理,幫助教師動態掌握課程作業質量情況。
(1)橫向檢測,將上傳的作業與學術已有學術期刊、博碩士學位論文等海量數據進行比對;
(2)縱向檢測,將歷年電子版作業上傳至自建比對庫中,作為檢測比對數據,防止上下年級的抄襲;
(3)校內互檢,即校園同屆學生作業比對,防止同屆學生之間互相抄襲。
二、學術課程作業管理系統怎么使用?
1、登錄系統
(1)編號登錄:采用“學校前綴+編號(一般為學號或工號)”登錄;學校前綴請從學校或學院管理員獲取;編號一般是學生學號或教師工號。操作方法為:
(2)郵箱/用戶名登錄:如果您的賬號已經綁定了郵箱,或者您初始賬號即郵箱,系統支持使用郵箱進行登錄。
(3)微信掃碼登錄:使用賬號密碼登錄成功后,點擊右上角的“綁定微信”,可將賬號與微信進行綁定,綁定成功后,下次登錄支持掃碼登錄系統。
2、教師認領課程和布置作業
若教師名下尚無課程信息,系統支持教師線上進行課程的認領操作(若前期已經導入教師課程信息,則登錄后可見已關聯的課程列表,無須進行認領操作)。
教師名下已有課程后,可以選擇特定的課程下,新建作業(進行作業有關設置)或上傳課件等附件;新建作業成功后,學生方可上傳作業。
3、學生關聯課程
若學生名下尚無課程信息,可根據教師給的“關聯碼”關聯教師的課程(若前期已經導入學生選課信息,則登錄后可見已關聯的課程列表,無須進行關聯操作)。
4、學生上傳作業
教師布置作業后,學生可以選擇具體課程下特定的作業,上傳作業文檔。
5、教師審閱和打分
在學生上傳作業后,教師可以進行評閱和打分操作,其中,打分操作的啟用需以對應課程開啟了打分功能為前提。教師打分和審閱均在作業詳情頁面進行操作。
6、查看檢測結果
校院管理員、教師、助教和有查看檢測結果權限的學生,均可以查看作業檢測結果。
7、作業歸檔
學期結束、作業工作完成后,系統支持進行一鍵歸檔操作,將學生的作業文件、檢測結果報告單等批量下載到本地進行歸檔處理。
以上就是關于“學術課程作業管理系統查重如何使用?”了,想了解更多論文查重知識,請持續關注學術不端論文查重網,學術小編會為大家收集更多的學術論文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