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為什么會受到學術不端指控?
科研人員可能會因為科學態度不公正客觀、不尊重同行學術貢獻,或有門派歧視等原因而受到學術不端指控。 被指控人是否具有主觀故意以及該行為是否造成不良后果是認定學術不端的要點。 12.隱匿利益沖突。
學術不端被揭發后,哪些人被禁止擔任課題評審的專家?
學術不端被揭發后,所有43人都被禁止擔任課題評審的專家(被禁止的平均時間為3.5年),30人被禁止申請科研基金(平均3.2年),14人被要求撤稿或修改論文。 不過,并非所有人就此結束了研究生涯,有些人還是獲得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有學術不端的嫌疑可以補交嗎?
2)有學術不端的嫌疑,不留記錄,但扣出一部分分數作為懲罰,如果最終分數不合格,仍可以有補交或者補考機會 4)有學術不端的嫌疑,留一個學校內部不公開的記錄,零分處理,直接補交/補考,最高給及格分
學術不端行為被揭發后,聲譽遭到損害嗎?
不過,不少人都談到,學術不端行為被揭發后,他們在經濟上變得窘迫,聲譽遭到損害。 有些人不得聘請律師為自己做辯護,有些人因為沒有資源而無法上訴,有些人因此而生病并遭受個人生活中的重大困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