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為什么學術查重有時檢測不出論文的引用部分
第一個:引用必須使用“”號來標出,這個格式一定要正確,如果出現了標了 “ 段落結尾沒有標注 ”號,沒有標完整,學術查重系統是無法識別的,也就是說格式要正確。
第二個:具體引用的是不是引用,也要根據學術查重系統中是否收錄了這篇文獻,如果沒有收錄,僅僅從同學們標注的“”號來判斷,就算這個是權威的,學術也必須保證自己的文獻庫也收錄了這篇。
第三個:某段引用的比率太大,比如,第一章第一節中全部都是以引用的方式寫的,如果引用的過度了也就成了抄襲了。
問:為什么學術查重有時檢測不出論文的引用部分
第二個:具體引用的是不是引用,也要根據學術查重系統中是否收錄了這篇文獻,如果沒有收錄,僅僅從同學們標注的“”號來判斷,就算這個是權威的,學術也必須保證自己的文獻庫也收錄了這篇。
第三個:某段引用的比率太大,比如,第一章第一節中全部都是以引用的方式寫的,如果引用的過度了也就成了抄襲了。
問:論文在中國學術檢測,公式,圖表,有標注的引用部分算在重復率中嗎
但是,現在這些技巧已經行不通了。學術早兩年就已經升級到可以檢測公式和疑似文字圖片的內容了。那么學術目前是如何識別圖片和公式的呢?
1、疑似文字圖片的識別及OCR處理:
智能識別疑似文字的圖片,采用OCR技術將其還原為文字在原文中進行檢測。
2、公式檢測:
智能抓取檢測文獻中的公式內容并進行檢測,支持omath、laTex多種類公式檢測。
通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對現在的學術檢測規則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所以在公式、圖表這塊也要認真才行。
問:論文在中國學術檢測,公式,圖表,有標注的引用部分算在重復率中嗎
點我名字看空間 有介紹
有的同學問:“我明明引用了別人的段落或句子,為什么沒有檢測出來?”也有的同學問:“我的引用標注了出處,為什么還算抄襲?”
首先,引用算不算抄襲,與標注出處沒有任何關系,引用能不能檢測出來,與系統準不準確也沒有關系。所有這些都靠系統的閥值來決定。中國學術對該套檢測系統的靈敏度設置了一個閥值,該閥值為3%,以段落(或章節)的字數來計算,單篇文獻低于3%的抄襲或引用是檢測不出來的,這種情況常見于大段文字中的小句或者小概念。
舉個例子:假如檢測段落1(第一章)有10000字,那么引用A文獻300字(10000乘以3%=300)以內,是不會被檢測出來的。若引用B文獻超過300字,那么B文獻分布于第一章中的抄襲都會被紅字標注,不管位于第一章何處,即使打斷成句子,只要超過20字就會被標注。
①實際上這里也告訴同學們一個修改的方法,就是對段落抄襲千萬不要選一篇文章來引用,盡可能多的選擇多篇文獻,一篇截取幾句,這樣是不會被檢測出來的。
②關于一些同學問引用的為什么也算抄襲,這里主要是因為學術的閥值問題,高于3%的統一算抄襲,也就是說引用于抄襲的臨界就在3%之間。一旦你超標,即使你標注了引用也無濟于事。所以請同學們注意。我們舉例說明:某篇論文第一章有5000字,那么第一章中,我們就只能引用A文獻150字以下,否則會被系統認為是抄襲。第二章4000字,那么我們只能引用A文獻120字以下,否則會被系統認為是抄襲。第三章8000字,第四章7000字,分別為240字以下和210字以下,以此類推。綜上所述,引用超標的計算方式是按章計算,這與抄襲的計算方式是一樣的。
當然會算的!一般而言,無論是高校還是雜志社在對論文進行學術查重過程中,主要考慮的是論文的去除引用文獻的重復率部分,這也可以在學術檢測報告當中體現出來,學術報告當中有一個全文的重復率部分,還有一個部分是去除引用文獻的重復率部分,因此,一般而言,即使論文作者對其他論文進行引用,只要引用格式正確,一般都會被學術論文查重軟件自動識別為引用部分,以綠色字體標注,在去除引用文獻部分的重復率會有所體現。
但是,現在這些技巧已經行不通了。學術早兩年就已經升級到可以檢測公式和疑似文字圖片的內容了。那么學術目前是如何識別圖片和公式的呢?
1、疑似文字圖片的識別及OCR處理:
智能識別疑似文字的圖片,采用OCR技術將其還原為文字在原文中進行檢測。
2、公式檢測:
智能抓取檢測文獻中的公式內容并進行檢測,支持omath、laTex多種類公式檢測。
通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對現在的學術檢測規則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所以在公式、圖表這塊也要認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