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術不端問題現狀是什么?
1 我國學術不端問題的現狀 1.1 學術不端問題易發多發 (1)從學術不端行為曝光的時間看.從1997 到2017年,幾乎每年都有學術不端案例被媒體曝 光.實際上,在國內被曝光的案件只是冰山一角,很 難用數據來確切說明學術不端行為的范圍和 程度[2]. (2)從學術不端行為發生單位看.64起學術不 端案例,發生在46所高校和1所科研單位.高校 中,既有985、211名校,也有不太知名的普通高校.
2021年學術不端行為案件處理決定是什么?
2021年3月3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1年學術不端行為案件處理決定。 此次共通報了七個案例,涉及到華北電力大學、青島大學、上海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海南醫學院等多所高校的教師,處罰原因有數據造假、抄襲剽竊、圖片造假、重復發表、署名不實、虛構同行評議意見、論文存在代寫代投、擅標他人基金項目號等。 2021年5月13日至22日,美國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學會旗下期刊《生物化學雜志》(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JBC ) 陸續撤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生物醫學家曹雪濤名下的12篇論文。 根據 JBC 的撤稿聲明,這12篇論文均由作者發起撤回,絕大多數被期刊認為存在一圖多用或圖像操縱問題。
如何預防學生學術不端行為?
研究生作為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學習能力是其發展的原動力,高校的培養更是具有關鍵性的作用,為了更好地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工作,為社會提供高質量人才,解決學術不端原因造成的問題,我們結合Z 大學現有制度及多年的教學改革經驗, 對預防學生學術不端行為提出以下三條建議 : 可定期開展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大會。 學校相關部門可定期組織舉辦學術道德交流會,從理論上講解學術道德的知識體系和規范體系,提高研究生對學術道德的認知水平;也可以通過優秀畢業生講述自身的學術經歷和學習感受,為在校生立榜樣、樹學風起到積極的作用。 開設有關專業的論文寫作指導課程,使學生規范學術意識、拓寬知識面、積累寫作經驗、提升專業文獻閱讀量。 嚴格實施導師責任制,發揮導師及任課教師的作用。
學術不端事件的社會影響是什么?
最后,我們來談社會影響,學術不端事件一出,很多人都會去質疑中國教育的公平性以及在學位授予過程中的規范性,如翟天臨案例使大量公共資源被侵占,北京電影學院和北京大學在國內外的聲譽受損,一個人的學術不端甚至被某些國外學校宣稱為“中國化”,這是多么的悲哀。 而法律約束恰好能說明我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及學術的規范性。 所以無論從個人,被害者,還是社會反響來看,法律約束比道德約束都顯得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