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檢測和識別研究面臨哪些挑戰?
從微表情論文發文數量可以看出,微表情檢測和識別的研究屬于一個小眾的研究。 其限制的主要原因在于大規模、高質量、公開的數據資源的稀缺。 所以,用機器學習方法做微表情研究,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便是:如何建立大規模、高質量的數據庫資源。 這面臨著從硬件,到軟件,到標準的一系列嚴峻挑戰。 在國內,關于微表情研究的會議或論壇并不是很多,大多只是小圈子內一些研究者之間的相互交流,其他研究人員以及大眾對于這方面的研究進展知之甚少。
什么是微表情識別?
現有的的微表情識別方法通常基于傳統機器學習,設計一種手工特征(Handcrafted Feature)來提取微表情片段中的特征,依照數據預處理——特征提取——特征分類的框架進行微表情分類。 隨著近年來深度學習在計算機視覺中的發展,使用深度學習方法進行微表情識別的嘗試也逐漸增多。 下面我將從數據集、數據預處理、傳統方法、深度方法四個角度來簡單介紹微表情識別工作。
微表情分析有什么用?
微表情引發人們強烈的興趣, 不僅應用于破案、相親、娛樂游戲、應對招聘面試等領域,甚至 有人嘗試在教學上引進微表情識別技術。 微表情分析具有一定的懸念性,因而成為許多電視臺提高收 視率的法寶之一。
微表情的識別與認知神經機制有哪些?
相對于研究較多的持續時間較長的宏表情,對微表情的產生、識別(自動識別)及相應的認知神經機制都有待進一步探索。 微表情不可自主控制的屬性使其可以應用到國家安全(安檢)、司法實踐(審訊)、臨床醫學(醫患溝通)、廣告與消費(監測消費者的真實態度)等等各個行業領域的真實意圖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