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不端行為的產生對學生有什么影響?
學術不端行為的產生,不僅有主觀能動性的誘導,也有周圍環境的影響。 部分學生分析周圍環境中的學術不端行為能產生高“效益”,而成本很低,因此學術不端行為預期收益大于行為成本。 面對這種交易,少數急功近利的學生是愿意鋌而走險的。
如何準確分析學生學術不端行為存在的原因?
在了解現有管理系統數據的基礎上,為能夠準確分析學生學術不端行為存在的原因,筆者重點對2019—2020 學年內,參與作業查重系統的課程、教師及學生的數據進行了統計,并與部分教師進行了訪談,了解學生及教師對現存在規范學術不端行為規定的想法。 在收集數據和資料的基礎上, 對研究生不同程度的學術不端行為進行統計分析,發現目前存在三個問題 :
學術不端行為的原因是什么?
這就造成了在發生學術 不端行為時,無法可依的現象。 因此,學術規范體系 的缺陷造成了某些人鉆了法律和規范的空子 此外,對于誠信教育的缺失也是造成學術不端 行為重要的制度因素。 誠信是學術研究中最重要、 最基本的素質和修養 ,而進行誠信教育是建立學術 66 誠信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