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查重網小編從安徽師范大學研究生院了解到,為了加強對畢業論文(設計)的管理,提高學生的學術能力和學術規范水平,杜絕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該校將繼續使用學術查重檢測系統對該校畢業論文進行檢測。為了以防萬一,大家可以提前進行學術查重檢測,下面是通知的一些內容整理,僅供參考,具體的公告通知還請到學校官網查看。 為完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和監督體系,提高我校研究生培養質量,學校對申請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進行相似性檢測和“雙盲”評審(即提交評閱的學位論文隱去作者和導師姓名,反饋的評閱結果隱去評閱專家的信息,以下簡稱“盲審”),具體作如下規定: 一、相似性檢測 1.檢測范圍 所有申請博士、碩士學位的學位論文。
2.檢測程序 申請學位者在規定時間內提交學位論文電子版至“研究生管理系統”,研究生院學位建設辦公室(以下簡稱“學位辦”)下載論文后使用指定的系統軟件(學術查重系統)進行相似性檢測,再將檢測結果上傳至“研究生管理系統”。 3.結果處理 本辦法中“檢測結果”均指“去除本人已發表文獻復制比”。
檢測結果小于15%的博士學位論文、小于20%的碩士學位論文,可直接進入論文評審環節。 檢測結果大于15%小于30%的博士學位論文、大于20%小于40%的碩士學位論文,由學位辦組織相關專家進行審核,決定是進入論文評審還是需要修改后重新進行相似性檢測。如果修改后重新進行相似性檢測仍然達不到送審要求者,需延期一學期方可重新提交申請。
檢測結果大于30%的博士學位論文、大于40%的碩士學位論文,需延期一學年后方可重新申請學位。 若延期提交的博士學位論文檢測結果仍然≥30%,碩士學位論文檢測結果仍然≥40%,則取消其學位申請資格。
二、“雙盲”評審 1.評審范圍 所有申請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其中涉及國家秘密及安全的學位論文,須在開題時即按相關規定申報并認定密級,方可免予盲審。
2.評審程序 申請學位的論文通過相似性檢測后,由研究生院學位建設辦公室或培養單位通過“研究生管理系統”系統外送在線盲審。 3.論文盲審專家的要求 博士學位論文評閱專家須是有關學科具有博士生指導教師資格的專家,每篇論文外送3位專家評閱。 碩士學位論文評閱專家須是有關學科具有碩士生或博士生指導教師資格的專家,每篇論文外送1位專家評閱。
申請學位者的導師可以提出論文評閱需回避的專家。 4.保密要求 學生提交相似性檢測(學術查重檢測)的論文將直接用于論文盲審,提交的論文不得出現導師和學位申請者的姓名、學號、科研成果、聯系方式等須隱匿信息。在申請學位的過程中,如發現學生提交的論文中包含須隱匿信息,將立即終止此次申請,一學期后方可重新提交申請。
在盲審工作的全過程中,研究生院和培養單位的具體工作人員和相關領導必須對相關信息嚴格保密,如有泄露相關信息、影響評審公正性者,將終止此次申請,一學年后方可重新提交申請。同時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5.結果處理 盲審專家對學位論文的評閱等級分為四檔: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答辯意見分為四種:同意答辯;修改后直接答辯;基本達到學位論文水平,建議做較大修改后重新評審;不同意答辯。 博士學位論文3位外審專家的評審結果有1個及以上“不合格”或3個“合格”者不得進行答辯,須延期一學期后重新提交申請,如再次出現“不合格”或3個“合格”者,則取消其學位申請資格。
碩士學位論文的外審專家的評審結果為“合格”及以上等級者方可參加答辯;評審結果為“合格”且專家建議“做較大修改后重新評審”者,在規定時間內,按照專家建議修改并通過學院教授委員會審核復議后,需再次提交進行復評,復評結果為“合格”及以上等級,且專家同意答辯者準予答辯,否則須延期一學期后重新提交申請,如延期后再次出現“不合格”者,則取消其學位申請資格。 學位申請者如果對評審結果為“不合格”,可以提出申訴。學位申請者填寫《學位論文“雙盲”評審結果異議申訴表》,由院教授委員會審核,報送至研究生院,由研究生院再送2位校外專家評審,評審費用由學位申請者本人承擔。
2位復評專家中有1位及以上專家評議等級為“不合格”或等級為“合格”但建議“做較大修改后重新評審”的學位論文,維持原處理意見。 凡評審過程中發現學位論文有嚴重抄襲和剽竊他人成果等違反學術道德行為的,中止其本次學位申請且一年內不得申請學位。 三、導師責任 導師所指導的學位論文出現相似性檢測或盲審最終未通過的,校內通報。
2年之內發生2篇次未通過的,暫停該導師1年的相應層次相應類別研究生招生資格;2年之內3篇次及以上時,暫停該導師研究生相應層次相應類別招生資格2年。 導師所指導的學位論文有嚴重抄襲和剽竊他人成果等違反學術道德行為的,按照國家、學校相關文件進行處理。 學校對其學生出現相似性檢測或盲審最終未通過的研究生導師所指導的學位論文進行質量跟蹤。
大家完成論文之后可以提前去學術論文查重網進行學術論文檢測。